如何前往粉嶺救恩書院
巴士:70K、73A、270A、273A、273B、277X、278X、279X、373A;
港鐵:粉嶺站。
學校簡介
粉嶺救恩書院(undefined)是一所位於香港的資助男女中學,創校於2000年。學校座落於北區,並涵蓋約6500平方米的面積。校監/校管會主席為王福義博士,而校長則是邱潔瑩女士(文學士、教育文憑、文學碩士)。粉嶺救恩書院的辦學團體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並且是一所基督教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尊嚴,都可教導,都可成功。我們效法基督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為香港培育一群追求卓越、樂於奉獻、勇於承擔的新一代。』學校有家長教師會,有學生會,有法團校董會,有舊生會/校友會,這些組織的存在促進了學校社群的凝聚和合作。粉嶺救恩書院的校訓秉持著信、望、愛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入學資訊
2022-2023
班級結構
中一:共有5個班級。中二:共有5個班級。
中三:共有5個班級。中四:共有5個班級。
中五:共有5個班級。中六:共有4個班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班級數字可能隨時間有所變動,所以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班級結構。
2022-2023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2023年度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 準則及比重包括:
1. 學業成績(30%);2. 個人品行(30%);3. 面試表現(30%);4. 校內外活動及服務參與(10%)
2022-2023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新生訪談,主要讓中一班主任對中一同學有更深的了解。
中一適應課程,幫助中一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習慣。
2022-2023 全年收費
粉嶺救恩書院的學費結構如下:
∎ 中一: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二: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三: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四:學費為$0/年,堂費為$340"。
∎ 中五:學費為$0/年,堂費為$340"。
∎ 中六:學費為$0/年,堂費為$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每年$30"。
學生會會費:$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為每年310。
其他收費/費用:$0。
^請注意,以上價格和費用資訊僅供參考,可能隨時間而有所變動。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細節。
2022-2023 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根據2022/2023年的數據,粉嶺救恩書院共有69教師,並擁有67個核准編制的教師職位。教師的學歷和專業培訓方面如下所示:
∎ 教育文憑:佔全校教師人數的93%。
∎ 學士學位: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佔全校教師人數的41%。
∎ 特殊教育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的35%。
在教師的年資方面,數據如下:
∎ 0-4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43%。
∎ 5-9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3%。
∎ 10年或以上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54%。
這些數據顯示粉嶺救恩書院擁有一支經驗豐富且具備多樣化學歷和專業培訓的教師團隊。近一半的教師持有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這將有助於提供更深入和專業化的教育內容。同時,有有不少的教師接受過特殊教育培訓,這表明學校關注並致力於照顧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他們的教育文憑和學士學位保證了他們在教學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另外,大部分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54%的教師擁有10年或以上的年資。這代表他們在教學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更好地指導和支持學生的成長。這些教師資料反映了粉嶺救恩書院擁有一支教學實力強大且充滿經驗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數學*、生活與社會*、宗教、中史、歷史(中三)*、地理*、資訊科技、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全人成長核心素養課程(中二及中三)*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
中一、中二:科學;
中三: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課程)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通識教育(中六)、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及中五)、宗教、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體育(中學文憑)、體育、視覺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日語(中五及中六)、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中四及中五)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物理、化學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數學*、生活與社會*、宗教、中史、歷史(中三)*、地理*、資訊科技、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全人成長核心素養課程(中二及中三)*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
中一、中二:科學
中三: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課程)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宗教、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體育(中學文憑)、體育、視覺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健康管埋與社會關懷、日語(中六)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物理、化學
學校設施/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校舍為千禧設計,並有現代化的資訊科技設備。我們設立4個配備最新科技的「二十一世紀教室」,包括虛擬實境體驗館、創新科技實驗室、創科夢工場及音樂中心,以培養學生6Cs素養(創意、溝通、合作、明辨思維、公民意識及品格教育)。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關注事項一:拓展專業學習社群 實踐團隊教育使命
關注事項二:延伸自主學習向度 促進積極求學精神
關注事項三:推展核心價值教育 發展社交情緒能力
學校管理架構:
由法團校董會領導學校發展,由校長帶領學校行政發展議會共同策劃及推動學校持續進步,並與全體教職員、家庭學校會及學生領袖團隊等保持密切溝通。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以基督教的信念,開放、創新、專業的態度管理學校,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退休政府高官、公司總裁、醫生、律師等各界專業人士。
環保政策:
本校重視學生環保教育,除透過生活與社會、科學及地理等學科課程提升學生環保意識,亦會舉辦相關活動,如廢物回收、「魚菜共生」有機耕作、安排學生參加「地質保育大使計劃」等,讓學生認識環境需要,提升環保意識。
詳情:https://www.fkyc.edu.hk/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1. 我們重視學生兩文三語的發展,致力營造豐富的語言環境。初中科學科以全英語授課,數學、歷史、生活與社會、地理、音樂的部份單元亦以英語授課,增加學習英文的機會。
2. 我們增撥資源,聘請4名外籍教師,增加學生接觸和運用英語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我們重視建立學生的自學習慣,鼓勵學生課前備課,課堂展示,課後反思。我們深信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這樣學生才真正學會學習,熱愛學習。因此我們自中一起全面推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學成果,並設計多元化學習活動,讓學生透過小組協作提升學習效能。
2. 我們更推行「一運動」,讓同學建立「一個目標:入讀大學;一個承諾:潔身自愛;一個習慣:天天閱讀」,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業及人格上成為出眾的尖子。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詳情請瀏覽https://fkyc.edu.hk
2. 課程重點:
(1)我們設計跨科校本自主學習課程,校本八大核心價值課程及校本自我領導力課程。
(2)跨科校本自主學習課程:教導學生個人的自學策略和培養他們自學習慣。並設有組長訓練,既教導他們帶領小組的技巧和方法,亦提升學生的個人領導能力,幫助他們在小組中發揮協調的角色,學習分工解難及激勵團隊士氣等。
(3)八大核心價值課程:透過班主任課,幫助中一至中六學生認識本校八大核心價值:誠實、正直、謙卑、感恩、犧牲、寬恕、接納、欣賞。
(4)自我領導力課程:本校根據美國管理大師Stephen Covey的著作發展出具校本特色的「自我領導力課程」,幫助中一至中六級學生有系統地建立7個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使學生最終達致「個人成功」,「公眾成功」及「平衡的人生」。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德育及公民教育:我們藉八大核心價值教育課程、「七個習慣─自我領導力課程」、中華文化活動、生涯規劃活動、福音活動及聯課活動等,推行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觀和行為,提升他們自我管理和與人合作能力,建立學生正面的人生態度。
2. 從閱讀中學習:我們每天設有30分鐘閱讀時間,學生可以閱讀不同類型的中文及英文書籍,並參加不同的閱讀活動,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及增進不同學科的知識。
3. 專題研習:我們每年舉辦跨課程專題學習周及不同類型的跨科活動,學生藉課堂學習及課後活動,結合不同學科所學研習專題,拓闊視野,培養共通能力。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我們於課堂及課後運用不同網上平台,幫助學生自學及互學。老師亦運用資訊科技教學,增加學生參與,進行延伸學習及評估,促進自主學習。
生涯規劃教育:
1. 本校提供3G(GOAL、GROW、GLOW)生涯規劃課程,讓中一至中六學生透過職涯、生命成長及學術活動,認識自己,釐定人生目標(GOAL)。
2. 透過多元化及有系統的學習經歷,讓學生能夠不斷成長(GROW)。在生命中的不同角色,學生能夠實踐人生使命(GLOW)。
詳情:undefined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本校在全校各級推行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課前備課,積極自學,以照顧學習差異。各級各班均採小組合作學習,課室座位排列成T型4人一組,刻意安排不同能力的學生建立異質小組。組員互相支援,共同學習,透過交流、分享和討論,合作完成課堂任務,發揮以強帶弱效果,善用學生學習差異,以促進彼此學習。
2. 本校設有中、英、數躍進班,供各級有需要學生參加。不同學科老師亦於課後及假期舉辦各種學習活動,增潤班及支援計劃,幫助不同能力的學生,提升他們學習表現。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1.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資源調配,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發展潛能。
2. 學校與駐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緊密合作,支援在學習及學校生活上有需要的學生,並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支援。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本校採用多元化評估策略,並全年舉辦三次考試,持續了解學生的學習及需要,給予學生回饋和支援,幫助學生追求卓越。
詳情:undefined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1. 本校十分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每年定期安排家長日及家長晚會,使家長能與班主任及各科老師會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此外,學校亦會透過家長通告及救恩家書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措施和發展。
2. 本校家庭學校會積極舉辦家長活動及組織家長義工,與學校攜手培育新一代。
校風:
本著基督「信、望、愛」的精神,實踐「啟發潛能教育」的理念,從而建立互相關懷、樂觀進取、喜悅和諧的校園文化。推動學生參與校政,與學校一起管理自己及校園。重視培育學生的靈命及人格,讓他們成為正直、有誠信、樂於承擔的人。
詳情:https://www.fkyc.edu.hk/11_hsa/hsa_01.html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深化「自主學習」,拓展「自我領導力課程」,推動STEM及虛疑實境教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設立校本培訓機制,安排教師持續進修,推行「教學啟導夥伴計劃」及「共同備課計劃」,團結同儕夥伴,提升教學素質。
2. 本校亦獲世界知名大學,包括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及香港大學的教學及研究團隊支援本校教師學習最新教育理論及發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又安排教師在本港、國內及海外作學術交流,拓闊視野及掌握世界教育趨勢。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管弦樂團、合唱團、手鈴、手鐘、舞蹈、樂器班、乒乓球、手球、籃球、足球、排球、越野跑、游泳、器械健體、花式跳繩、團契、韓語、辯論、朗誦、校園電視台、領袖培訓、橋牌、中文學會、英文學會、數學學會、科學學會、資訊科技學會、商業學會、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學會、地理學會、歷史學會、藝術學會、體育學會、音樂學會、機關王、沙畫、義工隊、團契、幼稚園工作體驗、手機程式設計組、電子創客、水彩畫、魚菜共生小組、大自然體驗小組及閱讀推廣小組。
詳情:undefined
其他
1. 我們貫徹實踐啟發潛能教育,於2015年第六度獲頒國際啟發潛能教育獎項,亦是本港首批榮獲「學校成就金獎」的學校。
2. 本校推動的「自主學習」備受肯定,並於2015-2016學年獲頒發「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課程領導)嘉許狀」及2018-2019學生獲頒發「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英國語文教育)嘉許狀。
3. 本校於2020「卓越關愛校園」之「逆境無懼 校園顯關愛」主題大獎(中學組)。
4. 本校於2021年榮獲「2020-2021年度北區優秀學生選舉」中學組「最佳學校團隊獎」。學生於2021年獲得初中組亞軍及高中組季軍。學生於2022年獲得初中組亞軍及高中組冠軍。
5. 本校學生亦於2021年榮獲「新界區傑出學生選舉2021」新界區優秀學生,並於2022年榮獲「新界區傑出學生選舉2022」新界區十大傑出學生。
6. 我們設立「學生校園管理局」、「啟成軍」及「級社」,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肯定自己的獨特價值。詳情可瀏覽各大傳媒:明報、星島日報、經濟日報、ViuTV等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