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前往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本校位處元朗市中心,所有途經元朗市中心的巴士、小巴、輕鐵及港鐵西鐵線均輕易到達。
學校簡介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undefined)是一所位於香港的資助男女中學,創校於1988年。學校座落於元朗區,並涵蓋約5600平方米的面積。校監/校管會主席為李劍華先生,而校長則是歐陽麗琼女士(碩士)。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的辦學團體是香港明愛,並且是一所天主教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信仰基督,施行全人教育。著重品格培養,幫助不同性向和能力的學生發展潛能。以愛德關顧學生,培育天主教價值觀,仁愛包容,積極上進,發揚明愛精神。』學校有家長教師會,有學生會,有法團校董會,有舊生會/校友會,這些組織的存在促進了學校社群的凝聚和合作。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的校訓秉持著忠誠勤樸,敬主愛人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入學資訊
2022-2023
班級結構
中一:共有4個班級。中二:共有5個班級。
中三:共有4個班級。中四:共有4個班級。
中五:共有4個班級。中六:共有4個班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班級數字可能隨時間有所變動,所以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班級結構。
2022-2023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本校按以下準則招收小六學生(包括各國新來港學童):學業成績40%;操行及態度30%;面試表現20%;課外活動10%。
2022-2023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新生在註冊後,即開始參與一系列的迎新活動及家長會,讓學校了解家長及其子弟的需要。新生參加迎新課程,體驗中學生活的同時,亦了解學校環境、設施及不同科目教學,盡快適應中學生活。中一新生家長會,讓學生及家長與老師見面,了解學生學習的安排。本校著重培育學生建立健康及積極的價值觀,故積極推展正向教育,主題包括自愛自重、尊重生命、關愛社群、感恩惜福、公義平等、誠信正直。老師以生命影響生命,以愛為核心,透過常規課程(成長課及倫宗課)及非常規課程(無牆活動及早會)配合,學校亦會 與不同機構合作,舉辦正向教育的活動,以建立學生正面的人生觀及價值觀,讓學生領略到生命的真正意義。
2022-2023 全年收費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的學費結構如下:
∎ 中一: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二: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三: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四:學費為$0/年,堂費為$340"。
∎ 中五:學費為$0/ 年,堂費為$340"。
∎ 中六:學費為$0/年,堂費為$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每年$30"。
學生會會費:$3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為每年310。
其他收費/費用:$0。
^請注意,以上價格和費用資訊僅供參考,可能隨時間而有所變動。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細節。
2022-2023 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根據2022/2023年的數據,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共有68教師,並擁有64個核准編制的教師職位。教師的學歷和專業培訓方面如下所示:
∎ 教育文憑:佔全校教師人數的87%。
∎ 學士學位:佔全校教師人數的99%。
∎ 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佔全校教師人數的43%。
∎ 特殊教育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的32%。
在教師的年資方面,數據如下:
∎ 0-4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34%。
∎ 5-9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9%。
∎ 10年或以上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57%。
這些數據顯示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且具備多樣化學歷和專業培訓的教師團隊。近一半的教師持有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這將有助於提供更深入和專業化的教育內容。同時,有有不少的教師接受過特殊教育培訓,這表明學校關注並致力於照顧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他們的教育文憑和學士學位保證了他們在教學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另外,大部分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57%的教師擁有10年或以上的年資。這代表他們在教學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更好地指導和支持學生的成長。這些教師資料反映了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擁有一支教學實力強大且充滿經驗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及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電腦、倫理與宗教、綜合人文、音樂、體育、中國歷史、地理、商業(中三)、創意科技及視覺藝術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中五)、通識教育(中六)、物理、化學、生物、中國歷史、地理、旅遊與款待、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實踐汽車科技(中四及中五)、倫理與宗教及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及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電腦、倫理與宗教、綜合人文、音樂、體育、中國歷史、地理、商業(中三)、創意科技及視覺藝術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公民與社會發展、物理、化學、生物、中國歷史、地理、旅遊與款待、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實踐汽車科技、倫理與宗教及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
學校設施/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全校各室均安裝空調及影音設備,並鋪設無線網絡供電子學習之用,特別室包括:校園電視台、震夏潛能空間、資訊科技研習中心暨創客匯、英語角、音樂室、視覺藝術室、健身室、科技教育工場、汽車科技工場、科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祈禱室、圖書館、大禮堂、小禮堂及學生活動室。另有雨天操場、3個籃球場、魚池及休憩花園。學校購備100台平板電腦供學生使用,安裝電視機向學生發放資訊。而在休憩花園旁為一間組合屋供學生會使用,並於校舍的新翼天台設置天氣監測站,綠化天台及太陽能發電板。
「震夏潛能空間」、讀屏器、語音輸入軟件、飛鏢機。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動機。
2. 建構關愛、正向校園,提升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管理組織:設有法團校董會及行政會,校內行政分為學校發展組、校務組、教務組、訓導組、輔導組、升學及就業輔導組、資訊科技組、學生事務組、公教及德育組、活動組、國情教育組、推廣及宣傳組。學校強調雙向溝通,著重開放參與,並鼓勵家長及學生反映意見,共同推動校政。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校監擔任法團校董會主席,成員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校長、家長校董、教師校董、校友校董及一名獨立人士共15人,負責監察及督導學校發展。
環保政策:
承接上年度的減碳排計畫,並以學生對推廣環保教育的意見作為基礎,本年度的環保計畫將涵蓋不同層面的環保項目,並着重減用及回收教育,從廢物源頭分流開始,強調同學在使用資源及物資前應抱審慎的態度,如減少用水、電、紙、膠樽等,並習慣將廢物分類,加強回收物資以加強循環再用的意識。同學從日常校園生活的細節出發,逐步強化環保的意識與行動,發展成為負責任的好公民,為環境保護事業出力。學校亦有一系列設備配合環保政策,包括電子感應水龍頭及電子感應照明系統、太陽能系統等。
詳情:http://www.cys.edu.hk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採用母語教學,使學生更有效掌握課堂內容、分析問題及表達意見。為了提升學生接觸、運用及學習英語的機會,除了英文課、外籍英語老師的會話課節外,英文科還會設計及舉辦不同的英語學習活動,營造理想的學習英語環境。
學習和教學策略:
初中學習著重培養學生學習常規,以低小多快的方式協助學生在各科目上掌握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在三年的初中學習中得到銜接與提升,以迎接高中學習的挑戰。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並透過廣泛閱讀、電子學習及參與不同學習活動擴濶學習經歷。學校著重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透過設計不同程度的教材、課業、評估工具及教學策略,提升課堂互動,以低少多快為原則,提升學習趣味與效能。初中考試設有「調適考卷」,確保學生的學習效能獲得適切的評估。高中課程多元化,讓學生因應其性向及興趣修讀合適科目。本校著重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於課後安排延伸學習,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上得到適切的照顧。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生可按興趣及能力,從11科選修科目中選修2-3科。
2. 課程重點:因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發展不同的校本課程。初中課程廣闊而均衡地涵蓋不同的學習範疇,包括語文、數理、電腦、科技、藝術、音樂及體育等。高中課程按學生的興趣和升學需要而設計,科目涵蓋文、理、商、科技及藝術範疇。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為促進全人教育及讓學生獲得更均衡的發展,本校致力推展不同重點項目的工作。在英語及數學教育方面,本校調撥資源,增加英文科及數學科老師數目,進行分組小班教學。本校亦積極鼓勵老師進行教研工作,期望透過學術研究推展新教學法,如加強電子學習及反轉課室以提升學與教效能。在學生成長方面,本校積極鼓勵同學參與制服團隊隊伍,培養學生的抗逆能力及積極向上的精神。學校亦成功獲選參與由九龍倉集團策劃的「學校起動」計劃。透過計劃,學校在未來三年將可獲得近300萬元的撥款,資助學生在學習、興趣、職業、領袖才能等方面的訓練。本校亦為同學引入多項正向教育課程,為全體中一同學安排一系列正向教育活動,為他們奠定積極正面的品德基礎。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之生涯規畫活動是由「瞭解個人興趣、能力、價值觀和人生目標」、「行業探索」、「為中學過渡至人生另一階段(升學/工作)作準備」及「升學及事業目標的個人輔導」四個部分組成,並以全校參與模式,於各級逐步展開。透過活動,學生將能認識及了解個人職業性向、興趣及能力,為自己生涯規畫定下目標,並在中學生涯中努力朝目標發展,提升他們在社會上的應變能力及升學比率。本校亦與坊間多個機構一起合作,為學生提供職場體驗活動。
詳情:http://www.cys.edu.hk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本校按學生的能力編班及撰寫課程,確保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得到適切的學習照顧及發揮機會。各科亦會為學生提供適異教材,並且於初中主要科目設置分卷考試,以配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評估學習成效。此外,本校亦增聘輔導員及額外社工,除向家長提供諮詢服務外,亦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支援。
2. 各學科按學生能力的需要,透過三個層面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成效,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課程層面:剪裁課程和制定分層工作紙;課堂層面:運用不同層次的提問技巧和分組活動等多元化教學策略;評估層面:制定考試調適卷。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組,以全面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組別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輔導組老師、社工、輔導員及教育心理學家。為加強融合教育的成效,教育心理學家將定期與學生支援組成員進行專業交流。此外,為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組別亦安排教師報讀融合教育相關的課程。
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其他校內資源,本校「全方位學生支援計劃」讓每名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獲安排由一名專責人員(社工/輔導員/老師)作個別輔導,並按學生的個別需要,以不同活動支援學生在學業及成長的發展,活動包括:成長課、培訓小組、興趣小組。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1. 學校在上下學期各有一次考試,另各科亦會透過密集的小測及課業,以低、小、多、快的原則持續評估學生學習情況。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學校在課程設計及考試均進行調適,讓學生能按其能力及學習進度接受評估,以反映他們的學習成效。
2. 為有學習支援需要的學生安排考試調適,如加時、放大試卷、讀屏器使用、語音輸入軟件使用,學生亦可在老師及家長建議下使用調適卷進行評估。
詳情:http://www.cys.edu.hk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長是學校的伙伴。維持緊密合作,培養學生成才是學校與家長的共同目標。老師、輔導員或社工會因應同學的個別需要進行家訪,藉此讓學校更了解每位學生的需要。而本校家長教師會亦一直積極支持學生成長及學校發展,致力加強學校與家長之溝通、建立共同合作之基礎。家長教師會除捐助多個獎學金,以鼓勵本校品學兼優的同學,更同時協助學校舉行各類活動,並舉辦各種興趣課程、專題講座、分享會及旅行活動,讓學生、家長與學校有更深入溝通,共同為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而努力。
校風:
本校特別重視品德培養,積極推行全校參與訓輔合一的模式,關顧同學的身心發展。本校設立嚴謹校規,對學生行為有嚴格要求。本校亦備有完整德育課程,培育同學具有健全品格、群體、公民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同學由入學開始便由班主任專責關顧,並透過不同的課程與活動,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和堅毅盡責的處事態度。老師會跟進有個別需要的同學,協助學生建立自尊、自信及自強不息。
詳情:http://www.cys.edu.hk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設立不同的獎勵計畫及獎學金,獎勵及確認學生成就;
2. 為高中學生訂立升學目標,分別於課堂學習、課後及假期補課上逐步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從而達至升學的要求;
3. 為不同性向的學生安排另類課程,讓學生在正規課程以外有更多選擇;
4. 運用學校資源,為學生提供額外課後學習支援,提升學生於公開考試的成績;
5. 為學生尋找多元升學及就業出路,除於本地升學外,亦協助學生前往內地、台灣及其他海外國家升學;
6. 繼續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活動及比賽,既可擴闊視野及豐富學習經歷,亦可提升自信心;
7. 進一步推動學生身體力行,服務社區。讓學生透過服務他人,學懂關懷與分享、施受同惠的精神。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十分重視老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鼓勵老師終身學習,提升教學效能。除校本教師發展活動外,各老師亦因應教學及訓育工作上的需要而參與教育局或其他專業機構舉辦的課程,不斷提升專業資格,以配合學生的學習及成長需要。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以聯課活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設有多項課外活動,涵蓋學術、體育、藝術、興趣、服務和制服隊伍等範疇,有多元化的項目供學生選擇,藉此幫助學生發展興趣及建立自信、堅毅和組織能力,令學生能夠全方位學習,獲取不同的學習經歷。設立「學生活動津助」計畫,資助有需要的同學參加課外活動。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每年學校均舉辦多個海外的交流學習團。透過學習團活動,增加學生對祖國及鄰近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認識,並藉著與當地學生交流或社區服務,發展個人潛能,提升自信及溝通技巧,培養多角度思考及自我反思的學習態度,為將來訂立清晰的目標。
詳情:http://www.cys.edu.hk
其他
1. 獎學金項目:「學校起動」計劃獎學金、祁良神父紀念獎學金、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獎、香港會計師公會獎學金、明日之星─上游獎學金。
2. 公開或校際比賽獎項:學術方面:全港中學辯論比賽鄧宗偉主席盃(勝方及最佳辯論員)、香港青少年英文朗誦比賽(銀獎)、香港數學遊戲公開賽(金、銀、銅獎)、全城攜「守」基本法-基本法知識問答比賽(季軍)、海洋公園STEAM學生大賽2022(冠軍)、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2022(共10項個人及校際獎項)
體育方面:學界跆拳道比賽2022-女子色帶組(冠軍)、元朗區校際男子乙組羽毛球(季軍)、元朗區青年節2022聯校飛鏢錦標賽(季軍)、全港花式劍球大賽花式劍球短片創作(共3項獎項)
藝術方面: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攝影比賽(個人一等獎、團體組優異獎)、「攝出精彩元朗」慶回歸廿五載攝影比賽(季軍、優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