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返回目錄
觀塘區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地址:九龍觀塘利安里六號
電話:23720033
電郵:info@stcc.edu.hk
傳真:23720055
網址:http://www.stcc.edu.hk

​​如何前往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巴士:23、23M、26、26M、27、29M、42;小巴:49、54S; 
或彩虹港鐵站(B出口)轉26、27或29M巴士。

學校簡介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undefined)是一所位於香港的直資男女中學,創校於2003年。學校座落於觀塘區,並涵蓋約7000平方米的面積。校監/校管會主席為陳祖表先生,而校長則是李家鳴先生(歷史系文學士、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學生輔導專業文憑、中國文學、語言及文化文學碩士、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基督教研究碩士)。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的辦學團體是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br>教育機構有限公司,並且是一所基督教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藉著聖經真理,透過實踐愛的教育,建立充滿創意、積極進取、關懷互信的校園,協助學生建立和諧的社群關係,發揮獨特潛質,在學識、品德、情意方面成長,成為負責任、情理兼備、胸襟廣闊、追求卓越的青年人。』學校有家長教師會,有學生會,沒有法團校董會,有舊生會/校友會,這些組織的存在促進了學校社群的凝聚和合作。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的校訓秉持著崇聖敬道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入學資訊

2022-2023

班級結構

中一:共有4個班級。中二:共有4個班級。
中三:共有4個班級。中四:共有4個班級。
中五:共有4個班級。中六:共有4個班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班級數字可能隨時間有所變動,所以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班級結構。

2022-2023

中一入學

本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本校自行收取所有學生,並於2022年10月中開始接受申請。
收生準則:學業成績50%,操行20%,面試20%,家長支援10%。

2022-2023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致力幫助小學畢業生(特別是中文小學畢業生)銜接本校的英中課程,內容包括:
1. 模擬課程:全體中一學生參加一星期的「模擬課程」(Bridging Programme),依照平日學校上課形式進行早會、上課及每天的課後檢討,並設最佳上課表現學生獎項。
2. 英語環境:「模擬課程」內容包括進行不同的學科簡介及學習技巧,所有集會及課堂活動俱以英語進行。其中英語科由「以英語為母語教師」(NET)任教。
3. 家長迎新:學校亦為中一學生家長舉行「迎新日」,向家長介紹學生於中一期間學習內容,並解釋家長可以如何配合。

2022-2023 全年收費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的學費結構如下:
∎ 中一:學費為$24600"/年,堂費為$0。
∎ 中二:學費為$24600"/年,堂費為$0。
∎ 中三:學費為$24600"/年,堂費為$0。
∎ 中四:學費為$24600"/年,堂費為$0。
∎ 中五:學費為$24600"/年,堂費為$0。
∎ 中六:學費為$24600"/年,堂費為$0。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每年$120(已包括6年會費)。
學生會會費:$45"。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為每年$0。
其他收費/費用:$0。
^請注意,以上價格和費用資訊僅供參考,可能隨時間而有所變動。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細節。

2022-2023 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根據2022/2023年的數據,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共有66教師,並擁有(未提供)個核准編制的教師職位。教師的學歷和專業培訓方面如下所示:
∎ 教育文憑:佔全校教師人數的95%。
∎ 學士學位: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佔全校教師人數的52%。
∎ 特殊教育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的24%。

在教師的年資方面,數據如下:
∎ 0-4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23%。
∎ 5-9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20%。
∎ 10年或以上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57%。

這些數據顯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擁有一支經驗豐富且具備多樣化學歷和專業培訓的教師團隊。超過一半的教師持有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這將有助於提供更深入和專業化的教育內容。他們的教育文憑和學士學位保證了他們在教學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另外,大部分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57%的教師擁有10年或以上的年資。這代表他們在教學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更好地指導和支持學生的成長。這些教師資料反映了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擁有一支教學實力強大且充滿經驗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普通話(中一及中二級)、中國歷史、視覺藝術、音樂、體育、聖經、生活與社會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資訊科技、(中一級:跨學科英語)、(中一及中二級:STEM、地理、歷史、綜合科學)(中三級: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基礎商業)、宗教研究(非華語學生)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五)、通識教育科(中六)、中國歷史、旅遊及款待、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德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及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歷史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普通話(中一及中二級)、中國歷史、視覺藝術、音樂、體育、聖經、生活與社會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資訊科技、(中一級:跨學科英語)、(中一及中二級:STEM、地理、歷史、綜合科學)(中三級: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基礎商業)、宗教研究(非華語學生)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國歷史、旅遊及款待、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德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及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歷史

學校設施/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千禧校舍,包括iLAB、足球場、排球場、2個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實驗室、3間數碼多媒體電腦室、圖書館、2間樂隊練習室、生涯規劃資源室、通識資源中心、英語角、校園電視台、2間學生活動中心、學生會室、健康中心(包括健身室及專職教練)、演藝室、演講室、學生個人儲物櫃、家長資源中心及全校鋪設無線電腦網絡。

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觸覺引路帶。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提升教學效能
2. 培育謙卑僕人領袖
3. 提倡共融文化

學校管理架構:
學校管理分四個部分:分別為「學與教」、「學生發展」、「行政及財務」及「對外聯繫」,分別由校長及兩位助理校長帶領。另每級設「級主任」,加強對各級班主任的支援,同時亦統籌各級學生的學習生活。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校董會由不同專業的人士組成,包括註冊工程師、建築師、牧師、大學教授、中學校長,並有家長及教師校董,推動校政民主化。

環保政策:
積極推動「健康校園」及「綠色校園」。

詳情:undefined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以英語授課(EMI),並設拔尖補底班。初中英語課以小班教學,以增加學習效能。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追求卓越學業成就:研發創新教學,如「學思達」、「正向管教」,引導學生自學,追求卓越成績;
2. 注重學生全人發展:培育學生作謙遜無私的領袖,建立互相尊重與共融的學習環境;
3. 強調關愛與信仰:基督徒老師關顧學生身、心、靈成長;
4. 培養學生國際視野:透過招收非華語學生、接待來自奧地利,意大利及德國交流生、舉辦國際文化周、各地遊學團等活動,為學生建立國際交流網絡;
5. 推行STEM教育及推廣綠色校園文化:把STEM的學習元素帶入校園,培育學生以多角度思考問題,發揮創意,解決問題;同時積極推廣綠色校園的文化,教育學生珍惜資源,以行動回饋社會;
6. 全校推行生涯規劃教育,培養學生計劃人生的方向。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選修科目組合及分科安排可參考入學報名表。
2. 課程重點:每月會舉行多次全校性英語活動,提升學生以英語學習的興趣。設有英語學習角,為學生提供不同英語學習遊戲及活動,亦安排外籍英語老師為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增強學生說話的信心。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靈性教育:本校在「德智體群美」之外,再加上靈性教育。透過聖經課、宗教週會、學生團契及生命之旅活動(L.I.F.E. Programme),培育學生追求真理、熱愛生命、樂於助人的品格。
生命教育:中一至中三級設有生活教育科,中四至中六級設有德育科。以聖經真理為基礎,探討各種學生成長的議題,從而教育學生珍惜生命及建立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每週舉行週會,探討信仰與人生和不同德育及公民教育課題,建立正確價值觀;並在各級週會中引入生涯規劃的活動及講座,為學生升學就業作準備。此外,學校亦設有定期的基督徒團契活動。
班主任課:每天設有班主任課,除處理班務外,也帶領同學作生活上的反省及彼此禱告守望。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發展生涯規劃,並在班主任課及德育課安排「生涯規劃教育」內容,期望培養學生計劃人生的方向,回應召命,尋覓理想。本校每年均與本地、海外大專院校及升學機構合作,為學生及家長安排及提供不同的升學講座、大學參訪、展覽及職學體驗工作坊等,透過不同的職業探索活動、小組輔導及師友計劃,讓學生更了解個人興趣、專長、以及當前社會就業情況,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出路及尋找職業方向,為完成高中課程後繼續升學及就業作最好的準備。學校亦著重家長同行的角色,除了鼓勵家長參與生涯規劃的講座和工作坊,學校亦推行「家校合作 - 職場學習計劃」,邀請家長參與學生的職業教育並開放職場,為學生提供職業體驗。

詳情:undefined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中一至中六級設雙班主任制,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比例,為照顧初中學生英語學習,按學生的能力分組教學,以減低學習差異。同時,亦在課後安排「功課輔導」給不同需要及特別照顧的學生;安排學科拔尖補底課程,使尖子可被提升,能力未及的同學可得到幫助。本校安排不同學科老師接受訓練,並會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需要。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及關愛校園,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多元化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特殊教育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輔導主任、曾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教師、學校社工及教學助理。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及學校社工為教師提供支援。此外,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配合其他資源增聘額外人手(包括教學助理),以及外購專業服務,例如:專注力訓練小組及讀寫能力訓練小組為學生提供支援。本校亦按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情緒輔導、職涯規劃,透過跨專業合作幫助學生成長。學校並且推行「哥哥大姐姐計劃」,透過朋輩輔導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融入校園生活。本校非常重視家校合作,定期安排專責教師與家長溝通。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每星期設有4天課後輔導課,協助學生完成課業。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重視學習過程的評估,在每科推行多元化及進展性評估,讓學生在不同的階段知道學習進程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從而加強學生的自信,努力不斷的學習及改進。

詳情:undefined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
簡介:
1. 本校成立家長教師會,藉此成為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橋樑,使家校合作行之有效。
2. 了解家長們對學校的期望,達致家校相連,攜手培育下一代。
3. 提供平台讓家長給予積極正面的意見,提高教學效能,並合力改善學生的福利。
4. 每年選出家長校董代表出席校董會會議,讓家長能參與學校的決策和發展。
5. 藉家長教師會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會員周年大會、家長學堂、家長小組、親子同樂日、燒烤活動、親子接力賽、家長興趣班及家長義工聚會等,增加家校之間的接觸,建立互信關係。

校風:
本校採用訓輔合一的模式,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幫助學生成長,同時亦致力家校合作,改正學生行為。另設「自勵計劃」,讓學生有計劃地自我改進,將功補過。本校鼓勵學生藉服務別人,以達成自我成長。推行「一人一職」及義工計劃,藉此鼓勵同學服務別人,培育關心別人及貢獻社會的領袖素質。

詳情:https://www.stcc.edu.hk/en/home-school-cooperation-committee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請參閱學校網頁: https://www.stcc.edu.hk/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重視教師發展及培訓,除為老師提供校內培訓外,並每年撥出資源設立培訓基金,資助老師進修。與教育局及其他大學合作,提供專業支援。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推行「全人發展獎勵計劃」,讓學生於「智能發展」、「體藝發展」、「社會服務」及「德育及公民教育」四個範疇廣泛地計劃中學生涯的學習歷程,同時設立各類培育領導才能的服務團隊、鍛鍊體格的體育校隊、培養興趣的學會及興趣小組,讓學生體驗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本校更致力推廣共融文化,舉辦多國文化體驗活動,藉此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建和諧社區。

本校每年亦設約一星期的「全方位學習日」,旨在讓學生走出課室,於真情實景中體驗和學習及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學生可按自己的興趣挑選活動,包括靈育栽培、學術探究、文化保育、山區服事、校隊訓練、升學就業等;地域從本地及東南亞,而且遠至歐洲及美洲。

詳情:undefined

其他

建立國際交流網絡,接待外國交流生及安排本校學生往美國、歐洲、澳洲、新加坡、台灣、韓國、日本及內地等地作交流學習;並分別接待意大利(2017/18學年)、德國(2018/19學年)及奧地利(2019/20學年)交流生駐校一年共同學習。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