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Alex](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nsplsh_5f5a664c6c4b78696c7077~mv2_d_5960_3973_s_4_2.jpg/v1/fill/w_707,h_362,al_c,q_80,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nsplsh_5f5a664c6c4b78696c7077~mv2_d_5960_3973_s_4_2.jpg)
元朗區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
學校地址:新界元朗天水圍天瑞路86號
小學校網:72
學校電話:26178200
學校傳真:26176226
學校電郵:mailbox@alu.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tyyps.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英語:Y.L.P.M.S. Alumni Association Tang Ying Yip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元朗區,學校地址是新界元朗天水圍天瑞路86號。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創辦於1989年,辦學宗旨:『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使具有各類潛質的學生有機會發展所長。發揚校訓:勤、孝、友、誠的精神,教導學生以服務人群為人生目標。』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鄧海橋先生
∎ 校長:單琬雅女士
∎ 辦學團體: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
∎ 創校年份:1989
∎ 宗教:不適用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620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
∎ 聯繫中學: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
∎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3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310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的設施:
∎ 校車:有
∎ 保姆車:有
∎ 課室數目:30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4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STEM教室、校園電視台、輔導室、多媒體室、電腦室、健康教育資源中心、英文學習室、家教會資源中心等。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點字及觸覺平面地圖及觸覺引路帶。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55
∎ 教師總人數:62
∎ 教育文憑:95%
∎ 學士:98%
∎ 碩士_博士或以上:32%
∎ 特殊教育培訓:49%
∎ 0至4年經驗:29%
∎ 5至9年經驗:13%
∎ 10年經驗或以上:58%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 班級教學模式:09年開始實施小班政策,加強個別照顧;小四至小六特定班別推行普教中計劃。小三特定主科採取雙科任制;小四主科採用同質分組上課。
備註:靈活調撥資源推行小班教學,另外為各級中、英、數成績稍遜學生以小組學習方式提供貼身的輔導服務。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 多元學習評估
採納促進學習的多元評估方式,致力提升學與教的成效。各科設進展性評估,並訂定具體評估準則,全面評估學生表現,同學也可從自評和互評中學習。設有說話評估日,重視溝通能力的培養。
∎ 分班安排
小四至小六以普通話能力甄選以普通話學習中文班別。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9節
∎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10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25
∎ 午膳開始時間:13:00
∎ 午膳結束時間:13:50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香港健康學校獎勵計劃」金獎學校及衛生署健康促進學校計劃參與學校,舉辦多元化全校性活動,致力提倡健康生活;定期舉辦家長講座,注重推廣家庭教育。
備註:平日上午為正規課程時段,下午為校本課程時段,涵蓋校本STEM新課程、多元智能、課外活動、學科增潤、身心培育等範疇。此外,每天均設導修課,為學生解決功課上的疑慮。
全方位學習
各項球類活動、游泳、跳繩、舞蹈、足毽、舞龍、合唱團、鼓隊、手鈴、樂器訓練、紙糊藝術、國畫、陶藝、數學精英組、科學探究、英語交流計劃、常識學會、話劇、小司儀訓練、編程、mBot機械人、機關王、數碼媒體學習班、園藝、中國象棋、濕地小導遊及多個服務團體等。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設法團校董會,為學校決策及諮詢組織,直接向母會(元中校友會)及教育局負責。另有家長教師會及舊生會,向學校提供不同持份者意見。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校監、校長、教員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校董。成員中除了辦學團體提名校董出任外,家長、教師及舊生校董均經過投票選舉誕生,組成一個共同參與的學校管治架構。
∎ 環保政策
推行校本課程:「濕地小博士」、「樸門小農夫」、「魚菜共生」;鼓勵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安裝太陽能供電及用電量顯示板,支持廢紙、膠樽和午膳廚餘回收;推廣再生能源、支持綠化校園,提升環保意識。
∎ 學校關注事項
1.強化內在動機,提升學習興趣,激發自主學習。 2.強化學習型教師團隊,提升學教效能。 3.塑造健康校園,強化學生身心社靈素質。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以學生為本設計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興趣;多元化教學策略,提高學習動機。優化課堂,增加互動元素,並設計分組單元學習活動,照顧學習多樣性。推行主題教育,結合不同學習元素,培養共通能力及正確價值觀。下午時段安排各類型學習活動,以小組形式互動進行,豐富學習經歷,擴闊視野,提高學習興趣。
∎ 關鍵項目的發展
1.STEM教育:電腦科加入編程,並透過常識科科學探究活動,加強對科學探究過程的掌握。小五設STEM專題研習,加入科技及工程元素,運用創意解決生活難題。安排課外活動,如mBot機械人編程班、科學探究組等,實踐所學。 2.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各類型課程,如主題式週會、成長課、校本輔導計劃等,建立正確價值觀及人生觀。 3.閱讀:推動閱讀策略,定期書展及多元活動,校內各處設漂書站,鼓勵學生多閱讀。 4.專題研習:各級跨科推行。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致力塑造健康校園,強化學生身心社靈素質。透過認識生命價值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全校推展「生命教育」及「服務學習」,強化學生的生命堅靭力,建立積極、接納及關懷的學校生活環境,建構關愛校園文化;培養正面價值觀的同時,讓學生肯定自我,營造正向文化,促進全人發展。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中年級推行雙科任制及同級同科分組教學。開設多元化學習小組,包括發展學生潛能的拔尖小組、支援學習的主科輔導小組和導修課、並安排各項輔導小組及朋輩輔導計劃,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統整和彈性調配校內資源,提供適切的輔導和支援,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掌握學習方法,加強學習表現,協助達到預期學習指標及融入校園生活。設輔導成長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心理學家駐校服務等,在教學及評估上進行調適。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商議支援學生的策略。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透過教師共同備課,設計校本課程;推行小班,照顧差異;提供額外輔導時間,加上外購服務,實行補底拔尖。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積極推行家長教育,並利用家長日、家長座談會、每月家長通訊、流動應用程式及學校網頁渠道等,與家長保持緊密合作。組織家長義工團隊,以各類型活動帶動家長的積極參與,發揮家校合作的精神。
∎ 校風
全校參與訓育輔導工作,共同策劃與推動,範圍廣泛和形式多樣化,有預防性的品德培養、深化性的公民教育、治療性的輔導和嚴謹的獎懲制度等。藉「自我增值獎勵計劃」鼓勵學生於品德及學業上力求進步,致力推廣關愛文化及建立健康校園。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發展學生學習策略,建立學習社群,邁向學會學習;推行品德教育,培養正確價值觀;注重健康生活,推廣關愛文化,成就豐盛人生。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鼓勵教師進修;鼓勵同儕協作,改善教學,透過校本及校外培訓,與他校交流經驗,並邀請專業人士作課程支援及參與校外支援計劃,提供分享機會,發展教師專業能力,建立學習社群。
其他資訊
除獎勵學業成績優異外,特為家境清貧而學業成績表現優秀的學生設立獎助學金。另有體藝、品德獎學金及品學兼優的傑出模範生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