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區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小學
學校地址:新界天水圍天城路22號
小學校網:72
學校電話:24486623
學校傳真:24481160
學校電郵:info@kysps.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kysps.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小學(英語:Shap Pat Heung Rural Committee Kung Yik She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元朗區,學校地址是新界天水圍天城路22號。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小學創辦於2002年,辦學宗旨:『秉承校董會「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精神,致力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並培養他們具備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程振明先生
∎ 校長:姚頌文先生
∎ 辦學團體: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學校<br>有限公司
∎ 創校年份:2002
∎ 宗教:不適用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530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及英文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
∎ 聯繫中學:-
∎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小學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2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每學期$155"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小學的設施:
∎ 校車:無
∎ 保姆車:無
∎ 課室數目:30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4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校園電視台、圖書館、中英數學習室、常識實驗室、音樂室、電腦室、視藝室、多用途活動室等。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引路帶及走廊扶手等設備。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56
∎ 教師總人數:59
∎ 教育文憑:92%
∎ 學士:100%
∎ 碩士_博士或以上:32%
∎ 特殊教育培訓:27%
∎ 0至4年經驗:24%
∎ 5至9年經驗:32%
∎ 10年經驗或以上:44%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 班級教學模式:全校各班均為小班教學,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
備註:-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 多元學習評估
全年三次考試,部分分卷在全年不同時段進行,而不只集中在考試周,以減輕學生壓力。除紙筆評估外,各科亦設多元化評估。學校亦設有「全人發展紀錄表」以有系統地記錄學生學業以外的表現。
∎ 分班安排
一至三年級平均分班,四至六年級按語文能力分班。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8節
∎ 每節一般時間:45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7:55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10
∎ 午膳開始時間:1:10
∎ 午膳結束時間:2:05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推行校本「活躍及健康校園政策」,透過結合課內及課外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以實踐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MVPA60的目標。
備註:透過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讓他們得以全人發展,例如學校每年舉辦海外交流營、三至六年級均設有3日2夜教育營,另外學校亦安排多項課後訓練,讓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一展所長的機會。
全方位學習
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全方位學習機會,課時內每周進行2天各55分鐘聯課活動及多項課後活動。除辦境外交流及各級教育營,一、二年級每週設55分鐘多元學習課,讓學生有機會接觸高爾夫球、劍擊、游泳、樂器、音樂韻律等不同活動。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由法團校董會訂定學校發展方向,校長和副校長領導全體教師共同執行。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的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組成,各成員均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精神共同管理學校,致力實踐本校推動「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
∎ 環保政策
培養學生環保的意識,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校舍設有感應燈和部分門窗張貼隔熱膜,並獲綠色校園奬。
∎ 學校關注事項
提升學生的溝通和表達能力,促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社交及情緒管理能力。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發展中文及英文校本圖書教學課程,各級中、英文科均使用合適的圖書及其他閱讀材料作教材,全面取代使用教科書,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廣度及深度。<br>2. 運用「促進學習的課堂對話」進行教學,並從「對話機會」、「對話內容」、「對話策略」、「對話文化」、「以對話作鷹架」、「以對話促進學習動機與自信」及「以對話作評估」等七個方面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安排,讓學生能有效地從「說話」中學習,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 關鍵項目的發展
學校積極地引入新的學習及評估模式,以培養學生具備21世紀的能力,尤其致力培養他們具備高度的表達能力和培育他們的思維發展。例如學生除了傳統的紙筆功課外,各學科亦引入不同類型的視像功課,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運用語言去表達他們對相關課題的了解。另外,各科亦設有不同類型的口試,以培養他們的思維發展,例如數學科在五、六年級均設「說數評估」和「數學評鑑」兩份口試分卷,學生除了需要準確完成計算外,更要有系統地透過語言去解釋,他們所使用特定數學策略的原因及分析其中的利弊。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透過引入社交及情緒能力課程,讓學生提升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交認知、社交技巧及做負責任決定的能力。校方會透過早會和周會,讓學生學習並培養不同的正面價值觀。學校會為學生舉辦不同類型的體驗活動,包括:教育營、境外交流、社交情緒體驗日等安排,讓學生能親身經歷,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培育學生成為明日領袖。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設有語文菁英、English Drama Elite及校園電視台等課程,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提高創造力和領導力。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秉持「及早識別」、「及早支援」、「家校合作」及「跨界別協作」等基本原則推行融合教育,以三層支援模式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支援。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本校安排適當的學習調適予不同需要學生。在各科校本教材及作業中設有不同程度題目,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另設評估調適措施,讓學生得到適切的評估。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本校非常重視與家長建立夥伴關係,透過多元化的家長活動,增強與家長的聯繫,讓他們更了解本校的發展方向。家長除可透過本校定期發出的問卷表達意見,更可參與「家長公益學堂」,有系統地參加各項家長義工服務及家長講座,增加家校溝通的機會。
∎ 校風
本校以「關愛為本,鞏固核心價值,培育明日領袖」為主題,培養學生能認識自己、關愛他人及關心社會與世界大事。校長關顧教職員和學生,凝聚校園動力,上下齊心,力求改善。教師關愛學生,師生關係良好。教師團隊積極進取,互相扶持,相處愉快融洽,團隊精神良佳。學生熱愛校園,尊敬師長,睦友愛群。本校連續多年榮獲關愛校園獎,反映本校對關愛文化的重視。本校亦重視班級經營,以加強班風之建立及學生對學校之歸屬感。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1. 以全人教育方式培育學生具備明日領袖的元素,讓他們能為人類的未來帶來幸福和進步。<br>2. 持續在課程、教學及評估上推動教育專業創新,以提供前瞻的教育;<br>3. 透過持續的教師專業發展及為教師創造專業空間,以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及<br>4. 建立以學習為中心的文化,建構校本的專業知識及發展學校成為追求卓越的學習型組織。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透過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教師發展及培訓活動,(包括:集體備課、同儕觀課、教研課、校內專業進修分享會、教師發展日、交流營、教育局支援、聯校學習、申請支援計劃等),持續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其他資訊
幼小銜接:為使小一新生對小學的學習有更好的適應,本校會於暑假期間舉辦小一適應課程。另外,在一年級第一學段亦不設默書及紙筆考試,以減低學生剛剛升讀小學的學習壓力。<br>對學生不同強項的多元肯定:本校設有不同的獎項及獎學金,讓擁有不同潛能的學生都有被正面肯定的機會。<br>學生的傑出表現:本學生歷年的升中派位結果均相當理想,學生亦能在不同的比賽中取得不少獎項,成績讓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