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區
天主教柏德學校
學校地址:九龍九龍灣宏照道6號
小學校網:46
學校電話:27993003
學校傳真:27990208
學校電郵:schoolmail@bpcs.edu.hk
學校網址:http://bpcs.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天主教柏德學校(英語:Bishop Paschang Catholic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觀塘區,學校地址是九龍九龍灣宏照道6號。天主教柏德學校創辦於1969年,辦學宗旨:『本校秉承瑪利諾神父修會的辦學傳統:弘揚褔音,致力服務有需要的人。以「仁義勤儉」為校訓,製造理想學習環境,令學生愉快學習、健康成長、六育均衡發展、發揮潛能,將來成為「敬主愛人」的良好公民。』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賴永春先生
∎ 校長:唐國敏女士
∎ 辦學團體:美國天主教傳教會
∎ 創校年份:1969
∎ 宗教:天主教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660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
∎ 聯繫中學:-
∎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天主教柏德學校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5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200(特定用途收費)"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天主教柏德學校的設施:
∎ 校車:有
∎ 保姆車:有
∎ 課室數目:30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3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電腦室、音樂室、STEM Lab、視藝室、舞蹈室、祈禱室、多用途場地、英文閱讀室及言語治療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暢通易達升降機。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56
∎ 教師總人數:56
∎ 教育文憑:100%
∎ 學士:100%
∎ 碩士_博士或以上:38%
∎ 特殊教育培訓:39%
∎ 0至4年經驗:23%
∎ 5至9年經驗:14%
∎ 10年經驗或以上:63%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 班級教學模式:1. 小二至小三推行普教中。<br>2. 小一至小六實行小班教學。<br>3. 推展三層架構資優課程,以照顧學習差異。
備註:-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2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2
∎ 多元學習評估
除於指定時間舉行測驗及考試以外,並通過專題或主題研習、小組報告、口試、老師觀察或日常提問等進行評估。專題研習、口試、小組報告等。
∎ 分班安排
小一至小六平均分班。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9節
∎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15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15
∎ 午膳開始時間:12:00
∎ 午膳結束時間:12:50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參予由衞生署推廣的健康飲食計劃,舉辦各項推廣健康的活動,如水果日、講座(防止濫藥、性教育、個人衞生)、體適能計劃及多元化體育活動等。
備註:逢星期五下午及星期六早上舉行多元智能活動。
全方位學習
電腦、數學、戲劇、朗誦、小司儀、羽毛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籃球、游泳、歌詠、管樂、敲擊樂、創意繪畫、書法、棋藝、舞蹈、STEM、英語大使、小女童軍、幼童軍、基督小先鋒、愛心廚房等。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設有法團校董會以統領及監察學校的運作,下有校長,副校長及行政組別籌劃學校發展及日常的工作。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已於1-3-2006成立。
∎ 環保政策
生活教育課推動學生愛護及保育環境的意識;此外,學校透過綠化校園、回收計劃,讓學生實踐環保生活。
∎ 學校關注事項
1.優化電子學習策略 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br>2.推展校本價值教育 提升學生正向思維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利用合作學習發展適異性課程,照顧學習差異。 2.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發展學生高階思維。 3. 透過不同渠道甄選資優生,提供適切的抽離式或個人課程。<br>4. 推行自主學習。 5. 推行全方位學習活動(如參觀、探訪服務、專題研習等),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及擴闊學生的視野。
∎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推行多元化閱讀計劃︰設有共同閱讀時段、推行伴讀計劃、PLP-R計劃及校本閱讀獎勵計劃,建立熱愛閱讀的校園氣氛。 2. 各級按不同主題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進行專題研習,發展學生研習能力,培養自學精神。 3. 以校本「生活教育」課程為骨幹,配合週訓、講座、比賽等,進行德育及公民教育。 4. 資訊科技:圖書館電腦化、行政電腦化、校本電子教材、各科網上自學平台。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1. 於正規課程滲入正向教育元素。 2. 優化校本生活教育課程,引入園藝治療,以加強正向教育元素。 3. 透過生命故事網站,與學生分享正面故事及解難錦囊。 4. 透過校本班級經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加強學生對校園的歸屬感。 5. 優化服務學習計劃,推展校外服務,培養學生接納、關愛及服務他人的情操。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透過不同的識別機制,掌握學生的態度、行為及學習表現,提供適當支援。 2.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針對學生個別差異,發展及提升學生多元化的潛能。 3. 運用課後支援津貼,提供課後功課輔導及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4. 推行雙班主任制及朋輩輔導計劃,讓小一學生儘快投入小學生活。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1. 成立「學生支援組」協調各項共融措施。<br>2. 靈活運用各種資助,開設社交訓練小組、抗逆力成長小組、言語治療訓練小組等,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br>3. 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以及學科輔導班和功課輔導班。<br>4. 學生輔導主任、教育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支援學生及家長。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undefined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設計適切的校本課程及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能。<br>2. 學科抽離式增益課程:中文、英文、數學創意思維組、數智組及奧數班。<br>3. 抽離式情意教育課程:語言大使、領袖培訓、小記者、小老師計劃。<br>4. 推薦學生參加校外資優課程。<br>5. 設中、英、數輔導班,照顧有不同學習需要。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1. 小一新生適應日和各級家長座談會。 <br>2. 家長教育講座和工作坊。 <br>3. 「家長教師會」舉辦多項活動,加強家校合作及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 校風
1. 學校校風純樸,透過宗教薰陶和品德培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br>2. 推行關愛活動及服務學習,提升社交能力,建構友愛及關顧之校園文化。<br>3. 重視學生學會學習,透過不同的學習經歷,加上教師在課堂運用多元化教學及合作學習策略,讓學習興趣得以提升,加強自主學習能力。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1.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建立積極、主動學習習慣。<br>2. 加強培養學生的品德和公民素質。<br>3. 運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習興趣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透過校本及教育局提供之專業工作坊及共同備課以提升教學成效。近年教師培訓集中在資優教育及STEM範疇。
其他資訊
第七十三屆香港學校音樂節小提琴、高音直笛獨奏銅獎<br>第七十三屆香港學校音樂節鋼琴獨奏金獎<br>第七十三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獨誦(英語)第二名<br>第七十三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獨誦(普通話)亞軍<br>第七十三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獨誦(中文)冠軍<br>香港國際數學競賽初賽2022(香港區)金獎<br>「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2021-2022」-小學組<br>第十六屆聯校圍棋比賽亞軍<br>觀塘區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