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區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
學校地址:新界元朗朗屏邨第三期屋邨小學
小學校網:73
學校電話:24745566
學校傳真:24746487
學校電郵:am@yuenlonglsts.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yuenlonglsts.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英語:AD & FD of POHL Leung Sing Tak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元朗區,學校地址是新界元朗朗屏邨第三期屋邨小學。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創辦於1987年,辦學宗旨:『本校五育並重,校訓為「博愛行仁,省善修德」。「藉賞識啟發學生潛能,以關愛諦造快樂人生」為理念。「著意為學生創造成功機會,培養學生自律,自尊,自信精神」為辦學目標。提供優質教育,達致全人發展。』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鍾就華先生
∎ 校長:陳志雄先生
∎ 辦學團體: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有限公司
∎ 創校年份:1987
∎ 宗教:不適用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650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包括:普通話)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
∎ 聯繫中學:-
∎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100(6年費用)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的設施:
∎ 校車:無
∎ 保姆車:有
∎ 課室數目:25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2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11間:省德資訊科技中心、英語室、音樂室、輔導室、省德電視台製作室、電腦室等。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48
∎ 教師總人數:49
∎ 教育文憑:100%
∎ 學士:98%
∎ 碩士_博士或以上:29%
∎ 特殊教育培訓:31%
∎ 0至4年經驗:18%
∎ 5至9年經驗:23%
∎ 10年經驗或以上:59%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4班
∎ 小五有4班;小六有4班
總數為25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
∎ 小三有4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4班;小六有4班
總數為25班。
∎ 班級教學模式:以活動教學為學習模式,學生從動手探究活動中學習,提高學習的興趣,內化和鞏固所學,啟發學生的潛能。學生學習,以小班形式進行,以達「拔尖補底」的目標。
備註:課堂進行小組學習,營造高參與、多互動的學習環境,學生有效學習。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1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2
∎ 多元學習評估
多元化的評估模式,例如國際性考試,以及持續的進展性評估,例如小測、前測、學業獎勵計劃等,目的瞭解學生學習需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而校內校外活動紀錄、義工服務紀錄等評估學生整體發展。
∎ 分班安排
一年級原班升二年級,三至五年級學生按學業表現分班,並在中、英、數、常課堂進行分組學習,加強照顧學生學習的需要。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7節
∎ 每節一般時間:40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15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30
∎ 午膳開始時間:12:30
∎ 午膳結束時間:14:00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校本管理組負責監察午膳供應商是否嚴格遵守《小學午膳營養指引》,午膳供應商每星期兩次免費提供飲品。
備註:-
全方位學習
1. 培養一生一體藝。 2. 發展多元智能。 3. 設有劍橋英文拔尖班、奧數精英班、英文話劇班、珠心算培訓班、機械人班、環保大使、科研班、動感水母班、創藝班、童軍、公益少年團、少年警訊、壁球、游泳、籃球、田徑、舞蹈、拉丁舞、金牌司儀班、合唱團、中樂。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法團校董會以下,由陳志雄校長帶領,設三位副校長,將學校管理架構劃分為校本管理、學與教、校風與學生支援、課外活動四組,每組均設組長監察。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於2009年8月31日成立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實施環保班房政策,建設綠色校園。
∎ 學校關注事項
1.持續成績優化,推動自主學習,提升教與學效能;2.發展科學科技課程,提升學生創新及邏輯思維能力;3.豐富其他學習經歷,促進全人發展。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加強學生學習英文,增加英文上課時數、外籍英語老師、拼音和故事閱讀課程、英語室、每年舉辦「國際文化日」等,營造良好英語環境,提升學生聽說能力。推行「My Reading Journey」獎勵計劃、網上自主學習課程,學生延伸學習。科學科技課程(STEM教育)常規化,學生動手探究,發展潛能,照顧學習多樣性。運用小組學習,照顧學習差異。老師施行難點教學。利用數據促進學習,瞭解學生學習的需要,評估學與教成效。
∎ 關鍵項目的發展
全校早上閱讀活動和閱讀獎勵計劃,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學生應用資訊科技進行自主學習。電腦科校本課程,學生運用平板電腦學習,亦持續進行網上自主學習課程。同時推行專題式研習活動,規劃每級學習的研習技能,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及共通能力。德育及公民教育滲入學科課程,每星期進行「領袖培訓課程」和「ICAN全人教育」課程,培養學生正面思維,提升心理素質,達致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本校推行「領袖培訓課程」、「ICAN全人教育課程」和「啟發潛能教育」,培養學生正面思維及提升心理素質。中英數常科目亦滲入了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元素,配合其他相關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全班式和尖子抽離式資優培育課程,以及加強輔導班,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讓學生發展潛能。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運用有關津貼,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作出支援服務。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利用分組及分層課業等,照顧學習差異。與區內的幼稚園及中學合辦幼小及中小銜接課程,幫助學生盡早適應新學習階段。配合《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2017),著重幼小銜接課程,小一適應期在學校完成功課,之後循序漸進達致回家做功課,全年不設考試。配合六年級級議會的議決,設計中小銜接課程,為升中作好準備。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以「開放校園」政策,鼓勵家長陪伴子女共渡校園生活。每年學校會提供機會,讓家長擔任義工工作,協助學校活動,共同發揮家校合作的精神,而家長義工人數至今已超過六百多人。學校更榮獲全港「有心學校」亞軍。另設家長講座,提升家長心理素質、管教技巧及親子關係,攜手培養子女成長。
∎ 校風
連續十五年榮膺「ICAN學校」及「模範ICAN學校」榮譽。此外連續14年榮獲關愛校園、連續12年榮獲有心學校榮譽及連續四屆榮獲「啟發潛能學校成就大獎」。老師秉持「啟發潛能教育」的信念,相信學生各有所長,並以尊重、信任、樂觀、關懷及透過5P的刻意安排,傳達關愛,發揮學生潛能,提升自信心及學生心理素質,達致成功、進步、快樂人生。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繼續強化英文的課程,學生從英語活動中學習英文,提升英文水平。持續發展多元化的科學科技課程,全校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接受資優教育,小一至小三推行One Student One Robot(OSOR)課程,小四至小六推行科學實驗及OSOR課程,五年級推行全球首創「5G概念STEM」小學課程。環保課程方面,本校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持續優化學校海洋保育設施及課程。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配合學校發展,與教育局和校外機構協作,引入校外專業支援,讓教師能與時並進,促進專業知識,優化教學效能。進一步以本校的成功經驗,與其他學校建立交流的平台,優化學習社群,提升教育團隊素質。本校著力發展教師備課和觀課的文化,設科本教師分享時段,優化課堂教學,整體提升教育的質素。
其他資訊
本校推薦學生參加教育局、香港資優學苑和大學的課程;鼓勵學生參加公開試和全港性比賽,曾連續十年取得代表香港的資格,到外地參加機械人比賽,又多次參加數學國際賽。每年舉辦遊學團,曾到意大利、新加坡、日本和韓國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