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學都會覺得 DSE 中文範文中的課文問答有時候真的不知如何作答才好。有時候明明理解了課文卻怎麼也捉不住題目的重點。因此我們為您準備了幾個課文問答的例子作參考,讓您可以從中學習答題的重點和認識作答要求。
請注意:以下例子包括的問題和參考答案,我們不保證準確無誤,我們旨在提供思考方向和例子作為參考。因此在任何情況下您都不應該直接抄錄在任何地方中作為您呈交的答案。若導致任何損失,我們概不負責。
1. 試指出課文中「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並加以解釋。
引文中使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兩句字數句式相同,同時「生」和「義」的字數和詞性相同,排列成對偶。而後面的「我所欲也」加強了肯定的語氣,突顯兩者對人都很重要。
2. 試指出《孟子‧魚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論點。
文章以「魚」和「熊掌」比喻「生」和「義」,並指出各自兩者關係的相似。文章目的在於論證道義的價值比生命更高,更為重要,若果處於兩難抉擇的時候,即使需要捨棄生命也要選擇道義。
3. 以下《孟子‧魚我所欲也》的引文運用了哪種說理技巧?這個技巧如何加強了說理效果?試利用引文加以解釋。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引文中使用了對比來增強說理效果。以「嗟來之食」對比「萬鍾」的俸錄,既然乞丐都懂得拒絕不道義的施捨,所以受俸祿的人都應該懂得拒絕不義之財。「嗟來之食」和「萬鍾」兩者都不符合禮節和道義,因此乞丐和受俸祿的人不應該接受,反證為了利益不顧道義是喪失本心的行為。
4. 《孟子‧魚我所欲也》一文中談到「所欲」與「所惡」的密切關係,孟子對於兩者有甚麼觀點看法?
孟子認為兩者是對立的關係。他以生死作對比,指出任何人都無比渴望生存,同時極度厭惡死忘,但比起死亡人們更討厭失去道義。因此即使捨棄生命人們都希望追求道義,這是人的本性所然。
5. 《論仁論孝論君子》與《孟子‧魚我所欲也》對「義」與「利」的看法有許多相同之處,試指出並利用原文內容解釋。
孔子和孟子都認為「義」比「利」更為重要,強調在兩者之間選擇時應該以「義」為先。在《論仁論孝論君子》中,孔子認為人們都希望脫離貧窮實現富貴,但應該遵循道義的規範,使用正當的方法取得,不應接受不義之財。而在《孟子‧魚我所欲也》中,孟子也利用乞丐不接受「嗟來之食」和受俸祿的人不應接受「萬鍾」俸錄來說明人們應該辨別是否合禮節道義才獲得財富,否則便要冠上不義罪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