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DSE 中文修辭】考試必備的21個修辭手法(分析+例子)第一部分


【DSE 中文修辭】考試必備的21個修辭手法(分析+例子)第一部分

文章的修辭手法是DSE中文科考試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核部分。不論你是作答試卷一閱讀理解部分,抑或是試卷二寫作部分,學生對修辭手法的認識都是評卷員評分的一個重要考量。修辭手法在文章的內容表達上佔有重要角色,善用修辭手法能令你的文章更生動活潑,引人入勝,使你想表達意思更清晰地傳遞給讀者,讓文章別具風格,脫穎而出。在考試層面上,經過往經驗,試卷一閱讀理解部分必定有幾題問到修辭手法,所佔全卷分數亦不容小覷;在試卷二寫作部分,修辭手法更是決定你的文章是否能力壓群雄的關鍵因素,是你獲取高分必要考量。這個修辭手法系列將會為你講解你在DSE中文考試中必須知道的21種修辭手法。我們會配以修辭例子加以解釋和說明各種手法如何實際應用。這個系列將會陸續補全,敬請期待。


比喻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國古代稱為「比」或者「譬(闢)」。


著名文學理論家喬納森•卡勒為比喻下的定義: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也就是說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為人所熟知的特徵,而對甲事物有一個不同於往常的重新的認識。


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縮喻、擴喻、較喻、回喻、曲喻十一種。實際教學中常見的是前三種。


結構


構成比喻內容上有三個要素:一是思想的對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兩事物的類似點,(共同處和相似處)。文辭上分為三個成份,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詞(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喻體(譬喻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辭書又將其構成增釋到四個成份,即:本體、喻體、喻詞和喻解。基本以三部分為主。


作用


1. 用比喻來對某某事物的特徵進行描繪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以此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並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使語言生動形象,還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地表達出來。


2. 進行說明或講道理時,不叫「比喻」,而叫「譬喻說」。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


使用比喻手法時要注意:


1. 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


2. 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另外,所使用的喻體要常見、易懂;比喻要貼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形式


明喻


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常用的喻詞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猶如、彷彿等等


例子:


1. 他(本體)動也不動,彷如(喻詞)石像(喻體)。


2. 葉子(本體)出水很高,像(喻詞)亭亭的舞女的裙(喻體)。(朱自清《荷塘月色》)


隱喻(又稱暗喻)


本體、喻體同時出現,但用「是」、「成」、「成為」、「變為」等系詞代替「像」一類的喻詞。


例子:


1. 母親啊!你(本體)是荷葉(喻體),我(本體)是紅蓮(喻體)。(冰心《荷葉母親》)


2. 霎時間,東西長安街(本體)成了喧騰的大海(喻體)。(袁鷹《十月長安街》)


借喻


應當注意不要與現在所說的隱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級形式,運用它時要求本體與喻體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語境中,由喻體就可以直接領會到本體。


例子:


1.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喻體)了,我再也說不出話。 (魯迅《故鄉》)


2.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喻體)。 (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借代


指的是不直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而是藉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也叫做「換名」。其中,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做借體,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體。


類型


1. 特徵代本體:指的是用借體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2. 專名代本體: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作借體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3. 具體代抽象:指的是用具體事物代替相關的抽象事物。


4. 局部代整體: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


借代和借喻的區別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關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本體之間仍然有直接的關聯;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喻體之間就不再有任何關聯。


示例


1. 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 (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借體“袁世凱”代替本體“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二者之間有明顯相關性,是借代。


2. 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 (魯迅《未有天才之前》)


喻體“嫩苗”代替本體“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間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比擬


比擬的意思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作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詩歌、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


作用


1. 增添特有的情味。


2. 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


3. 能啟發讀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動。


類型


比擬可以分為擬人、擬物兩類。


1. 擬人。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


2. 擬物。擬物又包括兩類:一是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二是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


擬人


會思想,會勞動,會創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質特點,人類對自己的這些本質特點最為熟悉,最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產生共鳴。為了表達的需要,將人的本質特點轉移於其他事物,讓它們具有人的某些特點,可以將事物描寫得具體、生動、形象,使人感到親切,容易受到感染。


  • 把動物擬人:


「……一隻探險的蜜蜂正繞著佈滿的柳樹枝頭的金色的花朵嗡嗡著。看不見的雲雀在天鵝絨般的綠油油的田野和蓋滿了冰的,收割後的田地上顫巍巍地歌唱著;田鳧在那積滿了塘水的窪地和沼澤上面哀鳴;鶴和鴻雁高高地飛過天空,發出春的叫喊;脫落了的毛還沒有全長起來的家畜在牧場上吼叫起來了;彎腿的小羊在它們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著的母親身邊跳躍; ……真正的春天已經到來了。」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列文處在失戀的苦悶中,可是,春風給他帶來了安慰、希望和信心。上述文字具體地、有層次地描寫了春天給動物帶來的變化。作者將動物人格化,賦予它們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險」,雲雀在「歌唱」,田鳧在「哀鳴」,鶴和鴻雁發出「叫喊」,小羊在「母親」身邊跳躍。作者將這些動物寫得栩栩如生,畫面洋溢著春天到來的蓬勃生機。


  • 把無生物擬人:


「槍口對準星星,星星大吃一驚!看牠呀,躲躲閃閃,看牠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戰士的眼睛最清!我們揍的是空中強盜,瞄你,只是練功。星星笑了,笑著跳上了準星。眼睛——星星,一條線,牽來了多少黎明! 」——(石祥《瞄星星》)


星星,怎麼會「大吃一驚」?怎麼能「躲躲閃閃」「跳跳蹦蹦」?又怎麼會「笑」?怎麼會「跳上準星」?因為戰士在用槍口瞄準它,然後作者又解釋這是練功。之所以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是因為作者展開想像之翼,根據星星的形象特徵,讓其人格化,賦予它以人的動作和情態。


擬物

各類事物無不具有自己的「個性」。如鳥會飛,蟲會鳴,樹會開花,水會奔流,太陽會發出光和熱,真理會被傳播……擬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語環境中進行,可以給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動的富有情趣的表達效果。

  • 人擬為動物:


「金色的太陽照耀著金色的麥浪,豐收的歌兒在田野裡蕩漾;維吾爾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裡飛翔。 」——(阿不都熱西提《女拖拉機手》)


翅膀是屬於鳥類的。作者卻賦予維吾爾族姑娘以翅膀,並熱情地謳歌:維吾爾族女拖拉機手駕駛鐵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飛馳。


  • 擬無生物為動物:


「予觀夫巴陵胜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范仲淹《岳陽樓記》)


「銜」與「吞」都是動詞,可以表示人或動物的動作。根據文意,作者是將「洞庭一湖」擬為動物。巍巍群山,能“銜”住,滾滾長江,能吞吐,可見洞庭湖之闊大,氣勢之宏偉。


 

複疊


同一個字詞、語句接二連三地在文章中反復使用,這種修辭方式叫「複疊」。


作用


加強語氣,強調要處,改變節奏,調節音律。


類型


複辭


間隔或者連續重複使用形式相同而意義不同的字或詞,也就是多義字、多義詞,包括具有兩種以上語法性質、意義和用法的字、詞。又稱「複字」(唐鉞《修辭格》。適當使用複辭會使語言生動有趣,富有節奏感。


例子:


1. 沒錢的錢老闆也來觀賞錢塘潮。


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


3. 善其善,惡其惡。 (朱熹《論語集注·卷八·衛靈公第十五》)


疊字


連續重複使用形式、意義相同(或者都沒有意義)的字或詞。又稱「疊詞」、「疊音」、「重言」、「雙字」。適當使用疊字有助於摹寫景色、渲染氣氛、表現情感、美化音律。


例子:


1.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2.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樹。 (俞樾題杭州九溪十八澗聯)


3. 今天來博物館參觀的小朋友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玩得高高興興,他們一會兒看看這件文物,一會兒摸摸那處裝飾。


延伸閱讀:












詩三首:





詞三首:






標記: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